http://gdgy.nfgb.cn/Img/2025/7/202507179832c55aa61b4580b7c4ace8f80d2384.png
常金明 全国劳动模范、中铁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动车段车间副主任 领域 / 成果 动车组自主检修、激光增材修复技术 创
http://gdgy1.nfgb.cn/content/2025-06/30/001609.html

”我们的数字化轮对管理系统,每年节省检修成本2100万元“

常金明

全国劳动模范、

中铁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动车段车间副主任

领域 / 成果

动车组自主检修、激光增材修复技术

创新突破,锻造中国高铁硬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铁是国之重器,在关键技术上更要创新突破。34年前,当我第一次走进绿皮车厢检修车间时,绝不会想到今天能见证复兴号以350公里时速穿行神州大地上。从内燃机车到智能复兴号动车组,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我们时刻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己任,将工作岗位作为创新主战场。2015年创建工作室时,我们面对的是90%关键部件依赖进口的困境。记得研发《动车组服役期可靠性运维台》时,团队连续三个月吃住在检修库,通过127次算法迭代,终于让预警准确率从68%跃升至99.3%。这项技术不仅斩获集团科技进步特等奖,更让动车组自主检修率突破90%大关。如今,我们的激光增材修复技术使部件寿命延长3倍,数字化轮对管理系统每年节省检修成本2100万元,这些成果已写入行业标准,成为护航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的“中国方案”。

匠心传承,培育高铁产业生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我们工作室聚焦培养大国工匠、“卓越工程师”等动车专业领军人才,坚持系统观念,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联合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深度开展合作研究,实现动车课题实践应用、铁路院校理论研究、交通企业效益转化三方优势互补,定期组织涵盖动车组11大系统专业人才,围绕工作室15个研究领域开展成果交流、学术研讨,努力培养一批能“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队伍。近年来,工作累计培养全国劳动模范1人、广东省劳动模范1人、特级技师3人、全国铁路技术能手27人、高级技师35人。更让我自豪的是,团队中95后高级技师带领青年突击队,攻克了动车组转向架智能诊断难题;00后研发的VR检修模拟系统,让动车组培训效率提升40%。这些年轻人用行动证明:当工匠精神遇见新生代,就能迸发“1+1>2”的创新裂变。

助企发展,让劳模旗帜飘扬在改革前沿

做劳模,不仅要技术攻坚,更要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广深港高铁开通前,香港区间石岗段发生的“动车组轮缘异常磨耗”的棘手问题。针对问题,工作室成员与港铁维护人员经过多次的现场调查、数据分析,制定了轮缘和钢轨的润滑标准,解决了轮缘异常磨耗的问题。同时,还协助港铁制定了多项检修标准,开展10批次60余名动车组检修技术人员培训。既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专业技术人员,最终获得港铁技术人员的充分认可。

不仅在大湾区,如今我们服务的脚步还向一带一路延伸。在“中老”铁路建设运营中,我们团队成员深度参与人员培训与线路开通前的安全评估,帮助企业培养了一批动车组检修技术人员。在助力上下游企业的同时,我们也持续建成世界一流的运维体系,为企业“走出去”筑牢技术与人才根基。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