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dgy.nfgb.cn/Img/2025/7/20250717ca3ed9b2fde1459abef03662f580276e.png
杨春宝 全国劳动模范、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北斗导航首席科学家 领域 / 成果 北斗三号核心基带芯片
http://gdgy1.nfgb.cn/content/2025-06/30/001607.html

“此时此刻,在我们头上的太空,大约有44颗北斗卫星在为全球提供精准的导航定位”

杨春宝

全国劳动模范、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北斗导航首席科学家

领域 / 成果

北斗三号核心基带芯片

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我2005年1月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入职海格通信,一工作就参加北斗二号终端项目研制。那时候国内做北斗终端底层技术开发受国外技术封锁,攻关历程艰辛。

还记得2006年12月9日,我们团队顺利攻克长码直捕技术,海格的北斗二号终端研制得以顺利进行。2007年4月,我们参与首颗北斗试验星地面收星试验,为北斗系统抢占频率资源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向时任北斗系统总师孙家栋院士汇报收星成果时,孙老称赞我们是“活泼、干练的年轻人”。这让我时隔多年,仍记忆犹新。

虽然初战告捷,但“缺芯少核”的局面仍在制约着我们。2016年,我作为技术负责人承担了国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三个北斗三号核心基带芯片项目。面对险繁难,我们夜以继日,团队连轴奋战,终于研发成功12款芯片和4款组件,并且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核心指标对标国际先进,相关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80%,为北斗三号全球系统上线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精益求精,打造北斗国家队尖兵

攻关北斗三号时,我在其中更多地负责总体架构设计,时不时在关键指标上“精益求精”地较真。记得有一次,距离芯片设计状态冻结,只有两周时间,有一项技术规格不做也不影响比测,但是我坚持要做。最后实际证明,芯片的某些特定使用场景,这项技术规格的实现至关重要。

如今,作为广东省总工会支持的“杨春宝创新工作室”的领衔人,我们以“北斗导航领域的国家队”为己任,我也总是以工匠精神要求团队的年轻人,亲自动手编写培训材料,出题组织北斗知识竞赛,积极当好带班师傅。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我们团队培养出了大批能够承担重大科技任务、解决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进步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且,团队在首届广东省职工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获得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以及广州市国资委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团队等荣誉。

转型升级,以北斗赋能千行百业

在我们团队的努力下,公司在北斗民用方面也走在行业前列,应用服务的商业模式已从位置服务向数据资产服务延伸,在交通、公安、应急、电力、能源、消费等多个行业落地应用,并成为第一家在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实现手机直联卫星芯片规模化应用的厂家。近年来,我们依托北斗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助力南沙港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北斗智慧港口,使作业效率提升30%以上。在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会上,该成果获得高度评价。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